化学化工学院2022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——闫轶博

发布者:刘春海发布时间:2022-10-20浏览次数:14

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闫轶博

    

    闫轶博,男,汉族,中共预备党员,19973月出生,新疆农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物与医药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。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、普通话二级甲等考试。在校期间他勤奋刻苦、积极上进,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、文明学生称号以及优秀研究生干部等称号,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和普通话二级甲等考试。研究生期间,他在导师刘尊奇教授的悉心指导下,学习方面,认真学习文化课知识,积极向导师请教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专业第二的成绩;科研创新方面,主持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一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篇,申请并授权国家专利一项。曾获得自治区学业奖学金、荣获“三进两联一交友”定向越野比赛三等奖,获得“优秀研究生干部”称号。

 

锲而不舍、存义精思

  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这是中学上第一堂论语课时,语文老师教授给我们的一句格言警句。他把中学时老师教导的话语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,在老师、父母的教诲中亦步亦趋的往前走,直到慢慢长大,经历过人生重要的分岔路口,在研究生备考期间,他刻苦学习,努力务实,抓紧每一分每一秒,遇到难题,积极主动地寻求同学的帮助,举一反三,认真思考其中的重点、难点,以及考点。虽然在考研备考期间,家中出现一些事情,回到学校安心备考的时间只剩两个月,他依旧没有放弃,想起了胡适先生说的一句话“昨日种种,皆成今我,切莫思量,更莫哀,要怎么收获,先那么栽”,今后备考的每天,他总是六点钟宿舍里第一个起床,与研友一起到图书馆排队,晚上等到十点半图书馆熄灯才收拾自己的行李返回宿舍。他坚信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学,认认真真的去做,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同学、老师的指导以及他自己的努力下,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考取了研究生。

 

高山可仰、景行可行

    虽然在本科期间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等一系列科创赛事,但对于科研的理解也相对浅显,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独立完整的逻辑链条的链接,研究生期间,他在导师刘尊奇教授的指导下,勤奋刻苦、潜心钻研。一开始的科研之路并不顺利,由于课题的开创性,他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,文献的查找、实验的设计、论文的梳理都让他无从下手,但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,实验室师兄师姐的热情帮助下,与同学的认真探讨下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下,他慢慢踏入正轨。大量的文献阅读让他对自己的课题有了深入的了解,一次次失败的试验让他吸取了多方面的经验,最终他在实验上取得了一定成果。为了检验自己学习效果、实验成果,他积极参加学校的研究生创新项目,以赛促学,经过层层选拔,由他作为主持人的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成功立项。此外,他还申请并授权国家专利一项、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篇。


心怀感恩,躬行实践

    鲁迅先生曾在文中写过“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…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,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”一个身份,意味着一份责任,作为一名班长,在学生工作方面,更多的是帮助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,是同学与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稳定剂。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工作,但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奉献,他连续两年在学院的研究生招生、复试、答辩等环节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。带领着学院学生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,其中还获得了“三进两联一交友”定向越野比赛三等奖。研究生期间,他除了关注自己的课题,还常常为刚来实验室的研究生师弟师妹们答疑解惑,传授经验。对于在实验室做毕业设计、创新项目的本科学生们,他也是尽己所能的去帮助。他坚持提高自我,以更加优秀的能力去服务社会,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终于获得国家奖学金,这既是对他的一种激励,也让他担负了“榜样”的责任。

 

   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,沐浴盛世春风,谱写青春华章。何其有幸,来到农大。经历七十载风雨,造就学子无数,七十年的沧桑,培育桃李满园。“教诲如春风,师恩深似海”导师刘尊奇教授渊博的专业知识,严谨的学术态度让初为研究生的他有了终身学习的榜样、前进的力量。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我们正值青春年华,风华正茂,作为21世纪的青年,让我们高举先辈们的伟大旗帜,跟紧国家的步伐,传承红色基因,不忘百年初心,砥砺奋进前行,以担负时代为己任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。